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市觀察 > 正文

海工裝備或成中國第二個造船業
2013-08-13 07:46:20   來源:《國企》雜志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向:國企引領

中遠船務的樂觀言論并非空穴來風。2012年9月26日,由南通中遠船務(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創新者”號)成功交付。“這座海工平臺是目前世界同類型產品中技術水平最高、滿足規范最多最嚴格、調試難度最大的鉆井與修井多功能平臺。”南通中遠船務總經理倪濤介紹。

目前,中遠船務又承接了DANA FPSO(圓筒型浮式生產儲油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船型 船廠 買賣))。這是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從海外獲得的第一個從設計、采購和建造的FPSO總包(EPC)合同,引起了全球著名石油公司的深度關注。

作為目前國內設計建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型號最多、產品最全的企業,中遠船務已經實現了由淺海到深海、由油氣平臺到特種工程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的全覆蓋。據中遠船務總經理王宇航介紹,目前中遠船務手頭生效海工訂單達到50個(已開工31個),其中南通16個、大連2個、廣東8個、上海16個、舟山8個。

實際上,在中國,海工裝備并非新鮮事物。“上世紀70年代起,中船重工就率先開始為國內承建鉆井平臺。”中船重工副總經理吳強說,幾十年的摸索,中船重工技術實力由弱到強,產品由淺海走向深海,由國內走向國際,累計交付海工產品超過60臺/(艘)。

不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所使用和所生產的海工裝備,層次一直較低。“國際上普遍使用第五代、第六代產品的時候,中國還是以第三代產品為主。”鄭武表示。

2001年組建的中遠船務最初是由中遠集團旗下修船資源整合而成的修船企業,不久就達到了“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水平。時任總經理王興如認為:“修船我們很拿手。但修船業務門檻低,在產業中處于依附地位,容易受制于人。”2003年,成立僅僅兩年的中遠船務開始由常規修船向修理高附加值船進而向改裝船轉變。

四年后,在航運市場和造船市場異;鸨那闆r下,中遠船務決定實施產品戰略轉型和結構調整,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海工裝備制造高端領域進軍。

2009年初,中國海工裝備在幾家國企的帶領下,進入了跨越式發展階段。

這一年,中船重工完工交付了美國諾貝爾公司“大陸架六號”半潛式鉆井平臺,作業水深超過3000米。“這是我國首次建造交付的第六代半潛式鉆井平臺,標志著我國海工裝備建造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吳強說。

同年年底,進軍海工裝備領域僅僅兩年的中遠船務交付了全球第一艘圓筒型海洋鉆井平臺“SEVAN650Ⅰ”。這艘被稱為希望一號的項目創造了“甲板荷載、海上穩定性和儲油15萬桶”三項世界第一,并帶來了4座“SEVAN650”鉆井平臺訂單,總合同金額超過20億美元。當年,希望一號入選2009年中國十項重大技術進展成果。從修船企業一躍跨入海工裝備總承包商行列的中遠船務,創造了企業成功快速轉型的奇跡。

在金融危機襲來,修船產業受到沖擊嚴重的背景下,海工裝備生產業務卻呈現出勃勃生機。

2010年10月起,中集來福士(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連續交付了6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目前,6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分別在挪威北海、墨西哥灣、巴西深海等全球主流油氣產區作業,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普遍好評。

以中集來福士為意大利Saipem建造的Scarabeo9(D90)半潛式鉆井平臺為例,平臺作業水深3600米,鉆井深度15250米,可以在8臺5.4萬千瓦柴油發電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的帶動下實現自航。在水深超過1500米的海域,該平臺可在精確計算的基礎上,靠8個推進器(產品庫 求購 供應)的反作用力抵消風、浪、流等對平臺的作用力,達到平衡定位目的。

2012年,中遠船務的“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鉆探儲油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的關鍵設計與制造技術”拿到了海工裝備領域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當年,中遠船務承接海工訂單20.7億美元,約占國內訂單總量的25.9%,連續多年居國內前列。

在上述先行者的帶動下,近幾年在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集聚度的產業區。尤其是這兩年,加入這一隊伍的企業中,不僅有造船企業,還包括重工、港口企業。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也于近期宣布,擬在2020年之前新建包括4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在內的57個大型海洋工程裝備。為此,中石油將在2015年之前建設一個海工裝備建造基地和2個生產支持基地,總投資為500億~600億元。